<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

汪欽離職,長安基金官宣:新總經理是他!直面中小公募發展困境,能否力挽狂瀾?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若暉 陳墨2023-04-15 20:10

近期,市場傳聞已久的長安基金高管變動消息,隨著長安基金一紙公告最終成真。

4月15日,長安基金發布公告稱,原總經理汪欽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離職日期為4月14日。汪欽擔任長安基金總經理一職是始于2021年1月15日,整體執掌長安基金的時間僅2年多。

伴隨著汪欽離任,原公司副總經理馬成出任長安基金的總經理一職,馬成也由此成為長安基金歷史上第五任總經理。

長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5日,過去十多年時間規模幾經起伏,在2015年二季度以及2019年三季度,公司曾有過兩次非貨規模站上百億大關的輝煌時刻,但均因種種原因,百億規模維持不到1年時間就出現縮水,重新跌落百億之下。截止去年年末,公司管理的非貨規模不到80億元,全行業排名第122名。

在公募基金大跨越發展的時代,整體馬太效應明顯,中小基金公司要生存、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難度較大。長安基金未來該走何種發展道路,從而帶動公司規模持續保持增長,是擺在新一任管理層面前的任務。

長安基金總經理變更

馬成出任新“掌門人”

4月15日,長安基金發布了公告稱,馬成出任長安基金總經理一職。這也相當于證實了日前市場對長安基金總經理變更的傳聞。

公告顯示,馬成自2023年4月14日正式出任長安基金總經理一職。

馬成的過往從業經歷也頗為豐富,他曾任泰信基金理財顧問部高級經理、投資管理部經理助理、交易室交易主管、基金經理,申銀萬國資產管理總部高級投資經理,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 公司公募基金事業部(籌)固定收益負責人,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 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公司副總經理兼固定收益部負責人等職務。

從馬成曾經管理過的基金來看,主要是債券類、貨幣市場基金等品種。從wind數據顯示,自馬成任職期間管理的總回報為7.12%,年化回報為4.01%,同期中證綜合債的收益為3.82%,年化回報為2.17%。

從歷史數據來看,馬成是在2020年11月26日出任長安基金副總經理一職,到目前2年多時間。此次升任總經理一職之后,馬成將成為長安基金第五任總經理,前面分別為曹陽、黃陳、袁丹旭、汪欽。

汪欽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

自2021年1月16日,在公募行業從業多年的汪欽正式出任長安基金總經理一職。因汪欽為行業熟知,彼時引起市場對長安基金的較大關注。

從公告來看,汪欽此次離任是因個人原因申請離職。截至4月14日離任,汪欽擔任長安基金總經理的時間不過2年零3個月左右,尚未滿3年的任職期。

汪欽在基金行業有多年的從業經歷,從公告來看,汪欽是經濟學博士,曾就職于中國人民銀行河南省分行教育處、海南港澳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證券部,歷任三亞東方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長城基金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寶盈基金總經理和中創前海資本有限公司總經理,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長安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汪欽的高光時刻來自于管理寶盈基金時期,2010年底汪欽赴任,他擔任總經理6年兩個任期間,寶盈基金的規模迅猛增長,也涌現出一批知名基金經理,因此受到市場認可。

數據顯示,2010年寶盈基金的規模不足百億,而2015年上半年,寶盈基金權益管理規模突破800億元關口,備受市場關注。據悉,他在寶盈基金針對各項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企業文化等都進行了規范,因此公司業績等有了明顯改變。

在2021年再次掌管公募基金之際,市場也對汪欽及長安基金關注度頗高。

在最開始,長安基金官網中還有“總經理會客廳”的欄目,這是汪欽入職后開設的一檔直播,談及不少對公募行業未來發展的展望、熱門賽道的投資機遇等受到市場關注的問題。與此同時,在此前采訪之中,汪欽還談及十年規劃,要對長安基金的投研體系進行改造,涉及股票池管理、限制交易換手率、走價值投資風等。此外,他也談及自己的人才戰略等。

在汪欽接任之際,長安基金處于較為困難階段,總規模比較小,2020年12月31日的非貨規模僅60.74億元,而截至去年底,長安基金非貨規模為76.71億元。

成立近12年 股東分散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9月5日,注冊資本2.7億元人民幣。目前,長安基金有五大股東,長安國際信托持有長安基金29.63%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杭州景林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25.93%股權,是第二大股東;上海恒嘉美聯發展有限公司、五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長安基金24.44%、13.33%股權,分列第三、第四大股東;第五大股東——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剩下的6.67%股權。

長安基金第二大股東,知名私募景林投資入股可追溯至8年多之前。早在2015年2月,長安基金啟動新一輪增資,注冊資本由2億元增加到2.7億元,上海景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認購出資7000萬元,新進其第二大股東,長安基金也成為一家有私募參股的基金公司。到了2017年12月,上海景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又將其持有的25.93%股權轉讓給杭州景林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景林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至今一直持有長安基金這部分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長安基金第五大股東——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此前欲出售長安基金股權。

2021年12月,北京產權交易所掛出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6.67%股權轉讓的信息,信息披露起始日為2021年12月30日,披露公告期設定為自公告之日起20個工作日,轉讓方是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6.67%股權對應的轉讓底價3700萬元。

不過,上述6.67%股權并未如期轉讓,目前依舊由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有。

去年年末非貨管理規模76.71億元

在長安基金成立以來的十多年時間里曾有過兩次非貨規模突破百億的輝煌時刻,不過百億規模維持時間均不到一年就出現縮水,繼續重回百億之下。

Wind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年末,長安基金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規模為76.71億元(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全行業排名第122名。

早在2015年二季度,長安基金迎來非貨規模第一次突破百億的時刻,當時長安基金旗下的長安產業精選基金在業績沒有很大變化的情況下,規模從當年一季度末的7.91億元暴增至125.63億元,帶動長安基金非貨規模從一季度末的不到35億元飆漲至160億元之上。當年披露的基金中報同時顯示,在2015年上半年,包括長安資產景林新三板2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長安基金浦發銀行長安證大20號分級資產管理計劃等多個關聯方均在大筆申購該基金。

不過長安基金非貨規模第一次沖上百億僅維持了短短一個季度時間,到了2015年三季度,長安產業精選基金的規模就縮水至1.59億元,長安基金的非貨規模也滑落至4.02億元。

到了2018年,長安基金在旗下明星基金帶動上,規模重回百億以上。Wind數據顯示,長安鑫益基金在2018年以全年14.18%收益奪得當年偏債混合基金業績冠軍,優秀的業績吸引包括機構在內的投資者廣泛關注,不僅長安鑫益,由同一個基金經理杜振業管理的長安裕騰混合在2019年規模也大幅上升,兩只基金的合計規模從2018年底的不到7個億增長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12.21億,帶動長安基金非貨規模從2018年末的23.59億元飆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135.64億元,第二次站上百億大關。

而到了2020年,市場迎來大牛市行情,偏債混合基金在市場上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加上公司當時的明星基金經理杜振業奔私,長安基金非貨規模在2020年二季度末跌至百億之下,至今仍未重回百億。

長安基金的規模起伏也從側面反映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中小基金公司想要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實現突圍并不容易。

盡管長安基金旗下也有包括長安裕泰、長安鑫旺價值等最近5年業績增長超過120%,但權益基金整體業績分化仍比較明顯。

截止去年年末,長安基金規模最大的偏股型基金——長安成長優選基金規模不到14億元。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8月12日,截止4月14日,盡管該基金今年以來上漲了14.16%,但累計凈值仍只有0.6540元,遠未回到1元面值之上。

成立于2017年11月的長安裕盛基金,以及成立于2018年2月的長安鑫禧基金,截止4月14日,目前A類份額累計凈值也分別只有0.8613元、0.5775元。

從目前情況看,如何持續打造權益投資實力,從而帶動公司規模持續保持增長,是擺在新一任管理層面前的任務。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免费A级毛片aV无
    <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