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央企股東回報、央企科技引領等多只央國企指數基金后,近日再有多只央國企主動權益類基金上報,年內已有15家基金公司新申報了19只央國企主題基金,普通投資者借道公募基金投資央國企投資機遇,又增添新的投資工具。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在“中特估”概念與國企改革共振背景下,央國企領域投資機會持續提升,國新央企綜指成份股今年以來最高暴漲382%。各家公募巨頭也基于完善產品線、滿足投資者配置央國企投資機會考慮,積極布局相關產品。他們也建議,投向央國企領域的主動基金追求超額收益,被動產品費用低廉、分散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收益偏好選擇適合的產品。
公募巨頭紛紛出手
央國企主題基金已申報19只
繼多只央國企指數基金密集申報后,近日再有多只央國企主動權益類基金上報,比如嘉實國企主題混合型基金、銀華富興央企6個月封閉運作混合型基金、融通央企精選混合型基金等。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來全市場已有15家基金公司陸續申報了19只央國企主題基金,易方達、匯添富、南方、博時、招商等各大公募巨頭都有參與,其中嘉實、華安、銀華基金等多家機構,還各申報了主、被動兩只產品,積極填補這一產品條線。
談及各家公募積極布局央國企主題基金的現象,嘉實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劉珈吟表示,各家公募積極布局央國企主題基金,一是因為契合今年國企改革,疊加“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即“中特估”或將與國企改革共振,央國企領域投資機會持續提升;二是在此階段推出相關產品,是基于對央國企投資機會的看好,也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最后,也有利于在當下市場低位完善產品線,進行長遠布局。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也表示,長期以來,由于價值管理和價值傳遞不夠充分,并且央企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未能被市場估值所體現,因此央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估值水平較低的問題。從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到國資委啟動國有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再到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等,在此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更加認同國資央企板塊的投資價值與邏輯,因此也會加大產品布局力度。
據悉,為更好做好國資央企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廣發基金培育并儲備了廣發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及聯接、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及聯接、廣發央企80債券指數等“廣發央企紅”系列主題公募基金產品,并申報了廣發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等產品。
匯添富基金經理樂無穹也表示,央國企板塊是中國資本市場特有的主題。央國企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柱作用,但在資本市場上長期、普遍存在相對市場平均的估值折價。在一系列背景下,資產管理機構布局央國企主題基金,希望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分享央國企基本面提升、價值重估的投資機會。
匯添富在央國企主題產品方面也早有布局,2016年推出了上海國企ETF及其聯接基金,在2019年推出了國企一帶一路ETF及其聯接基金,目前也申報了匯添富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
北京一家銀行系公募也告訴記者,他所在公募也正在積極研究央國企改革帶來的投資機遇,也在研究和設計相關公募產品,并將及時申報相關產品和推向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更好投資工具做出布局。
主動基金追求超額收益
被動產品分散風險
從結構上看,目前全市場已經申報的19只央國企主題基金中,13只為指數型基金,易方達、匯添富、廣發、嘉實、博時等多家公募巨頭積極申報;6只為主動權益類基金,嘉實、銀華、華安、景順長城基金等都有布局。
談到主動和被動基金投資的優劣勢對比,劉珈吟表示,從央國企投資的角度,指數基金相當于打包了一攬子的央國企公司,某種程度上能避免踩雷風險,受人為因素影響也較小,費用相對低廉,可能更適合沒有時間精力以及沒有太多專業能力進行選股和擇時的中小投資者。而主動權益類基金則更考驗基金經理及投研團隊的實力,去力爭獲取超額收益,但風險和收益是相對的,可能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一點的投資者。
“總體而言,選擇何種基金沒有絕對的標準,關鍵還是要因人而異,各取所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眲㈢煲鞣Q。
樂無穹也表示,主動權益型基金能夠以自下而上研究個股的角度,對優質央國企進行篩選。而指數基金則是通過規則化的方式,把央國企主題作為整體來進行投資。在指數編制的過程中,除了以央國企為基礎,還可以融入體現央國企價值的高分紅高股息等股東回報指標,進一步發揮央國企的價值優勢。
“主動權益基金的投資決策相對靈活,其回報主要依賴于基金經理的決策。對投資者來說,投資于主動權益基金,需要對管理人的充分信任。如果投資者自身有較為明確的觀點,認可央國企的投資價值,投資于指數產品是相對明確和便捷的,指數成份和權重較為透明,能夠獲得投資者希望的投資屬性?!睒窡o穹稱。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也認為,指數投資以完全復制的被動投資法跟蹤某一個指數的成份股,從而獲取整個板塊的收益;通常情況下,持股會更加集中、風格會更加極致、純粹,這也就意味著市場行情到來的時候,指數基金的階段表現也許會比主動權益類基金更加突出。
“但指數投資,特別是行業或主題型產品的投資,對投資者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積累要求更高?!睆V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稱。
成份股最高暴漲382%
估值仍處于較低水平
在“中特估”和國企改革背景下,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在今年成為資本市場的主旋律,二級市場也出現了不錯的賺錢效應。
從相關指數表現看,截至4月14日,代表國資委上市央企的中證國新央企綜合指數今年以來漲幅13.05%,超過了絕大多數的大盤寬基指數。
其中,指數成份股中中航電測大漲382%,中遠??茲q幅超130%;美亞柏科、易華錄等個股,同期也出現翻倍漲幅,展現了較好的賺錢效應。
不過,經過年初一波凌厲的上漲,后期的投資機會如何,也受到行業關注。
劉珈吟認為,雖然經過今年以來的一波漲幅,但目前央國企的估值仍舊處于較低水平。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主要也在于央國企估值偏低,希望通過政策等引導其估值回歸,從而達到直接提升國企估值水平的效果。
在劉珈吟看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內涵是央國企通過國企改革提質、降本、增效,優化產業布局,同時改善經營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加分紅回報,重視市值管理,合理激勵回購,這樣才能達到提估值的效果,最終估值中樞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抬升?!拔覀兝斫膺@可能是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給央國企帶來的一些積極變化,這種變化不管是對企業本身還是對資本市場都是非常好的?!?/p>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也表示,雖然近期國資央企板塊積累了一定漲幅,但截至最新時間,板塊動態市盈率和股息率均位于相對較低的歷史分位數,總體估值水平并不高。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國資央企,基本面良好的國資央企上市公司將會受到資金的青睞,不排除價值風格能一段時間內跑贏市場。
據該人士法分析,從長期來看,國資央企相關板塊的投資邏輯是比較完備的:一是央企是實現國家戰略發展的“排頭兵”,不斷受到政策的支持與引導。二是央企作為資本市場“壓艙石”、“基本盤”,具有重要作用。三是央企引領科技創新,研發占比逐年提升。四是央企仍是A股估值洼地,未來在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下,預計國資央企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樂無穹也表示,基本面優化結合價值發現,央企板塊投資價值值得關注和重視。一方面,以國企改革為基礎的基本面優化,在過去三年已經出現了一定成效。央企2022年前三季度年化ROE水平達到10.5%,超過A股整體和民營企業整體水平;另一方面,2022年提出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就是在估值角度對國企進行充分的價值實現,當前央企整體PE-ttm僅為10倍不到,修復估值折價方面,仍有充分的空間。
具體來看,多家公募基金更為看好基建、軍工及航空航天等細分板塊的投資機會。
劉珈吟認為,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收官,中央企業有望進一步聚焦并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軍工及航空航天板塊值得關注,2023年將是全行業歷史性擴產集中落地的第一年,產能達產后,行業增長有望加速演進,軍工板塊將會迎來大發展的黃金階段。疊加目前板塊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當前階段配置性價比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在流動性比較寬松的背景下,航空航天板塊需求剛性,確定性高,板塊的整體估值處于底部區域,且持續處于高景氣狀態,未來業績也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相關人士更為看好基建板塊的投資機會。該人士分析,今年資金面與地方政府均有望改善,基建實物工作量有望加速落地;另外,基建板塊的海外業務迎來催化,基建工程作為中國強項,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是“一帶一路”合作推進的重要載體,預計在相關政策推動下,海外工程需求將加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