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一見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凈值漲停,在4月14日熱門賽道的“暴力”助推下,呈現出歷史罕見的“漲停潮”。
據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因半導體、芯片概念行情爆發,一批主動偏股基金在4月14日上演“漲停潮”!多只基金單日凈值漲幅便超過了9%,最高更是達到11.40%。
實際上,自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熱門賽道爆發以來,頻頻上演多只基金凈值單日漲幅超5%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這次基金批量上演漲停潮,意味著已有不少基金開始行動起來,調倉換股積極布局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熱門賽道。
從目前看,不少投資人士看準科技這一大主題成為這兩年最重要的主題,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或成為今年的布局主線。不過,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者不可以盲目追漲,要理性投資。
一批基金上演“漲停潮”
多重配芯片半導體板塊
4月14日,滬深兩市股指全線上揚,尤其是半導體、芯片概念板塊領銜,近60只單日漲幅10%以上個股中,半導體芯片占據相當比例,耐科裝備、聯動科技、拓荊科技、經緯輝開等更是上演20cm漲停潮。
4月14日,萬得半導體設備行業指數更是大漲8.98%,創下近一年新高。
在這樣的行情下,主動偏股基金也出現了批量“漲?!钡氖r。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僅4月14日當天,近10只基金(不同份額合并計)單日凈值漲幅超過9%,最高更是超過11%。
具體來看,東方人工智能主題A單日凈值漲幅為11.40%,領跑全市場基金。該基金今年以來累計凈值漲幅已達到53%,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居首;國泰優勢行業單日凈值漲幅為9.92%,該基金今年以來累計凈值漲幅為18.55%;南方信息創新單日凈值漲幅也達到9.92%,年內凈值漲幅為37.37%。
此外,創金合信專精特新、創金合信積極成長、銀華集成電路、匯安趨勢動力、金信行業優選單日凈值漲幅均超過9%。
還有一大批基金4月14日凈值漲幅超過8%,顯示出這批公募基金大幅受益于半導體領域的大漲。
從近期披露的基金年報可以看出,上述基金普遍對芯片半導體等硬件環節配置力度較大。
以東方人工智能主題為例,前十大重倉股幾乎清一色為芯片半導體概念個股,涉及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及零組件等。從具體持倉看,截至去年底,基金共持有16只個股,股票持倉占比超過90%,其中前十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70%。
4月14日行情中,除了第一大重倉股拓荊科技收獲20cm漲停,第三大重倉股北方華創也收獲10%的漲停板,第四大重倉股芯源微漲幅也達到18.55%。此外,前十大重倉個股中,正帆科技、新萊應材、安集科技、盛美上海等漲幅均超10%。
基金經理嚴凱在年報中闡述了看好的芯片半導體的理由。在他看來,半導體芯片是現代高端制造的基石,它為人工智能、大數據及云計算提供底層硬件支持。伴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落地,對硬件的需求也將爆發式成長。
基于國產化持續深化,國內晶圓廠持續擴產,核心設備和零部件陸續突破,龍頭公司的在手訂單和收入持續超預期,南方信息創新自去年三季度便開始增加半導體板塊的配置,去年四季度國內半導體制造板塊受美國政策持續打壓出現震蕩調整,基金同時在回調中持續加倉半導體芯片行業。
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南方信息創新基金共持有56只個股,其中22只持股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超過1%。從持倉組合可以看出,芯片半導體同樣占比不小的比重。4月14日行情中,北方華創、拓荊科技、中微公司、正帆科技、華海清科、新萊應材、芯源微等個股漲幅均超10%。
自去年4月底開始,由基金經理王先偉共同管理的創金合信專精特新和創金合信積極成長便大幅度加大了半導體產業鏈上的核心前道工藝設備和功率半導體的持倉,雖然在隨后的三四季度,半導體需求下滑,景氣度出現波動,基金經理并未因短期階段性表現進行風格漂移。
截至去年末,創金合信積極成長共持有15只個股,精測電子、拓荊科技、北方華創、江豐電子、芯源微均出現10%以上漲幅。而在創新合信專精特新持有的27只個股中,15只持股占比超過1%,精測電子、芯碁微裝、拓荊科技、芯源微、英杰電氣等昨日表現同樣不俗。
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爆發推動
今年業績最牛者收益超66%
自去年底以來市場呈現出反彈行情,2023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出震蕩走強的態勢。較好的基礎市場走勢也讓主動權益基金賺錢效應重新回歸。
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75%以上權益基金獲得正收益,少部分抓住了市場機遇的基金還斬獲較好收益,最牛者收益超66%。
從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情況看,備受市場關注的蔡嵩松管理的諾安積極回報以66.22%的收益登頂。諾安積極回報一直受到市場關注,因為這只基金主要布局半導體領域。實際上,在2月底業績領先的并非諾安積極回報,而該基金受益于3月份以來半導體領域漲幅,漲幅一飛沖天冠軍寶座。
不過,諾安積極回報的冠軍位置也有波動。若截至4月13日,唐能管理的銀華體育文化就以57.79%的年內收益微微超越諾安積極回報的57.42%。不過4月14日半導體漲勢太過凌厲,讓諾安積極回報4月14日單日漲幅搞到5.59%,讓最新的年內收益迅速超越66%,和銀華體育文化也拉開了業績差異。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市場震蕩起伏,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波動極大,對凈值影響較大,估計排位戰爭奪會日趨激烈。
若從諾安積極回報的重倉股來看,主要是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卓勝微、麒麟信安、芯源微、概倫電子等。其中不少公司表現較好。蔡嵩松和劉慧影共同管理的諾安優化配置今年以來收益也超43%。
唐能管理的銀華體育文化、文仲陽管理的招商體育文化休閑、劉濤管理的嘉實信息產業,今年以來的收益率也超過50%,分別達到55.39%、51.87%、50.46%。銀華體育文化和招商體育文化休閑受益于傳媒、游戲板塊的大漲。
此次,劉元海管理的東吳移動互聯、許家涵管理的天治研究驅動、翟相棟管理的招商優勢企業、張洪磊管理的國新國證新銳等業績也不俗,超過了46%。德邦半導體產業、東吳新趨勢價值線、前海開源滬港深樂享生活、金鷹核心資源、金鷹科技創新等也表現較好。
這些凈值飆漲的基金背后,主要是積極布局一批熱門的行業賽道。申萬一級行業來看,今年以來一度備受追捧的傳媒、計算機、通訊等指數均出現超30%以上的上漲,漲幅分別達到43.4%、38.26%、36.47%,電子、建筑裝飾、石油石化、有色金屬等表現也較好。
在這一關鍵背景下,不少基金經理在去年底今年初逐漸將持倉轉向到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因此把握住了市場漲幅。
據滬上一位基金經理表示,近期對于數字經濟等領域都進行了布局,背后的主要邏輯是產業政策推動的預期。
還有一位基金經理也表示,TMT板塊市場交易熱度高、賺錢效應強,主要是因為ChatGPT變革性技術到來、產業層面的利好催化不斷;以及數字經濟政策支持帶來產業未來想象空間大,此外,新能源等前期主導板塊業績彈性減弱,市場尋找新的彈性方向。他在一季度的持倉中已經有一定調整,重點布局在基礎算力和下游應用。
不過也有投資人士認為,人工智能、芯片、中特估等板塊今年表現亮眼,其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驅動力,但是共性的特征是:這些板塊在啟動之前機構的配置比例都比較少。這種帶有一定博弈性的市場行情,A股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因此也不應感到過于意外。
上述人士還提醒,市場往往高估重大事件的短期影響,卻低估其長期影響。正是因為足夠重視AI相關技術創新,因此我們并不擔心錯過前期的主題炒作行情。投資者也應該注意風險,不能盲目跟風。
權益市場中期向好趨勢確立
“硬科技”是重點關注方向
展望后市,不少基金經理依然普遍看好半導體芯片領域后市布局機會。
在嚴凱看來,人工智能產業鏈,主要分為數據、算法、算力,及場景應用。在數據和算法方面我們處于世界前列水平,算力是我們主要短板。要解決算力問題,必須加快建設半導體產業。展望全年,宏觀要素積極的邊際變化正不斷強化市場長期向好的預期,權益市場中期向好的方向已然確立。
“考慮到政策對高質量發展、國家安全著力更大,在數字經濟、自主可控等產業政策密集落地的背景下,TMT、高端制造等成長賽道的業績確定性相對更加突出,有望成為全年市場的優勢風格?!眹绖P稱。
南方信息創新基金經理茅煒、鄭曉曦表示,堅定看好國家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半導體是工業發展的基石,以幾千億美金的市場規模支持了幾十萬億美金的龐大下游市場。2023年,半導體會迎來自主可控和周期拐點向上的共振。
他們還表示,2023年將持續聚焦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在板塊震蕩中提升持倉集中度,精選績優科技龍頭,持續投向半導體芯片、自主可控、5G等科技創新方向。我們堅信中長期科技創新和自主可控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不懼短期市場調整,持續聚焦半導體芯片引領的信息科技創新行業新機遇。
金信穩健策略基金經理孔學兵表示,長周期維度,半導體方向,堅持認為突破供應鏈分裂困境的唯一路徑就是國產替代,能夠穿越周期波動的更多來自高研發驅動技術突破、擁抱國產替代機遇的晶圓前道環節(關鍵設備和零部件、材料等),這是半導體領域長期投資的靈魂與核心。從國產化率提升空間考量的遠期市值,也即終局思維角度,目前處于中國高端制造金字塔尖的半導體晶圓制造環節,遠未體現出其應有價值,長期勝率很高。
孔學兵認為,半導體行業的投資依然需要堅持“淡化總量、結構優先”,對細分賽道的選擇,優秀公司的阿爾法挖掘,依然是行業投資的落腳點。除了國產替代的關鍵設備和零部件、材料等方向,在新技術應用上,具備Ai時代特征的FPGA(高可靠可編程)、HBM(高帶寬存儲)、高性能高安全邊緣計算等,將有更多機會引領新一輪技術創新周期。
諾安基金表示,半導體是一個復雜的工業中間品,本質上是一個工業品的國產替代。未來十年預計是我國加速芯片國產化的階段,無論是政策的支持,下游意識的轉變,工程師紅利,還是豐富的產業鏈及龐大的下游這些客觀條件的支撐,我們的芯片國產化都能快速推進。
2023年全面看好半導體板塊,從半導體國產化為主的設備材料EDA,到下游需求為主的芯片設計都會在今年都有非常好的機會?;久娼嵌葋碇v,美國對中國的極限制裁將加速中國芯片的國產替代,二十大對于科技安全的強調為芯片的國產替代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芯片設計板塊經過近一年的充分調整,股價已經充分反映悲觀預期。手機周度數據已經開始有跡象改善,AI等新需求拉動,芯片設計板塊有望正式迎來反轉。
展望2023年,芯片的國產替代在中美科技對抗日益加劇的環境下將持續加速;消費電子的需求反轉以及AI等新應用對于需求的刺激日益加劇,股價與基本面之間的剪刀差越來越大,行情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