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

“中”字頭股票輪番大漲,誰在“潛伏”?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劉偉杰2023-02-21 19:03

2月21日,中國電信股價創歷史新高,不少“中”字頭股票的價值重塑也取得新進展。其中,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為代表的電訊股,中國重汽、中聯重科、中國建筑、中國鋁業等涉及機械、基建和金屬多個板塊的股票漲勢如潮。不少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大幅加倉,提前布局,賺得“盆滿缽滿”。

業內人士表示,國有企業在資源配置中起更關鍵作用,符合當前時代背景下的“安全訴求”,建議關注國央企改革四大投資主線。

“中”字頭概念密集走強

2月21日,中國電信早盤開盤再獲市場熱捧,股價沖高創歷史新高,隨后震蕩下行。收盤前半小時,多頭強勢拉升上漲2.50%,收于6.15元/股。2023年以來,中國電信股價大漲超40%,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訊股近日也取得不俗表現。

事實上,這只是“中”字頭概念股近期密集走強的“冰山一角”,包括中國重汽、中聯重科、中國建筑、中國鋁業等涉及機械、基建和金屬多個板塊的一眾個股“漲聲一片”。

有業內人士表示,央企作為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多數處于能源、金融、基建等成熟行業,股價長期較為平穩且往往處于低估狀態。

以近期最為“吸睛”的信創板塊為例,這背后涉及到數字經濟的多個方面,包括AIGC等人工智能概念、大數據安全、云計算和物聯網等,與這些板塊關聯度較高的“中”字頭個股正是以中國電信、中興通訊等電訊、通訊設備股為代表。

中國電信近日表示,已全面布局大模型技術研發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業內首個十億參數量級城市治理領域的大模型等,并積極關注產業版“ChatGPT”。

某基金人士表示,在AIGC大周期下,對“算力”和“數據”兩大核心要素的要求極高,同時相關硬件基礎設施需要不斷擴容升級,才能使得人工智能產業化全面提速,這將為相關行業帶來顯著機會。

不少基金已提前布局

2023年以來,不少“中”字頭概念股股價大幅攀升,很多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紛紛提前“埋伏”,大手筆加倉收獲頗豐。

根據Wind數據統計,中國電信在去年四季度被大幅加倉1.93億股,截至四季度末被82只基金重倉持有3.98億股;中興通訊、中國聯通、中國重汽分別在四季度被公募基金大幅加倉1191.82萬股、7688.08萬股和3278.62萬股,中國建筑和中國鋁業也被加倉數百萬股。

具體來看,中國電信位居通信行業公募基金和北向資金加倉“榜首”,以公募基金重倉股持倉來看,去年公募基金重倉持有該公司的基金產品數量從三季度末的45只增加至四季度末的82只,其中易方達穩健收益A、易方達價值精選、景順長城能源基建A持股位列“前三”,而“債基”易方達穩健收益A持有超1.1億股,易方達價值精選四季度大幅加倉超4200萬股,分別約賺得2億元和8000萬元。

另外,中興通訊、中國聯通在四季度末分別被117只基金、52只基金重倉持有2.01億股和1.37億股,持有這兩只股票最多的基金分別為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和廣發滬港深新起點A。

上述基金人士表示,國企在資源配置中起更關鍵作用,是當前大安全時代背景下的必要選擇。目前,央企改革進入提質新階段,瞄準核心競爭力繼續提升;在創新發展上,深度布局補鏈強鏈關鍵領域,強化科技驅動能力。另外,經濟效益上提質增效,進一步顯現“壓艙石”作用。

該基金人士表示,建議關注國央企四大投資主線:一是國家安全力量,涉及國防軍工領域,以及煤炭、油氣、電力等能源保障領域;二是穩經濟持續推進,關于新簽高增基建的央企板塊、困境反轉的金融地產板塊;三是數字化與低碳轉型,涵蓋智慧能源、智慧交通、電網升級、傳統產業低碳改造相關板塊;四是科技高水平自強自立,聚焦半導體、高端裝備、信創、新材料等環節。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免费A级毛片aV无
    <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