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CVC江湖中,除了有騰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互聯網系CVC縱橫馳騁,業績媲美頂級VC機構。近年來,一些依托傳統實業發展起來的CVC也逐漸嶄露頭角,元昆創投便是其中之一。
元昆創投成立于2017年,是世紀金源旗下、致力于消費領域投資的一家CVC。機構專注于投資餐飲、娛樂、零售、科技等與體驗型緊密相關的細分賽道,所投項目包括煲仔皇、船歌魚水餃、凍品碼頭、協同創新食品科技等。
依托世紀金源豐富的購物中心產業資源,元昆創投對被投項目進行賦能、給予產業鏈深度支持。在形成消費品牌生態矩陣的同時,也幫助世紀金源構建起愈加強大的商業平臺運營能力。
“成立六年來,我們投資了十多個項目,今年預計會有一個項目IPO。這將是元昆第一個通過上市退出的項目,可能會帶來十倍以上的投資回報。另外,元昆也有多個項目獲得后續輪次的融資?!痹撏锻顿Y合伙人李忠敏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在他看來,近幾年消費投資市場熱度挺高,但真正能有好的退出回報的項目還是少數。對元昆創投這樣的CVC來說,由于基金本身在投資期限上并沒有硬性要求,所以對項目投資會更具有耐心,并不會著急出手,出手后深耕項目投后,持續加碼投資,這也是CVC相對VC機構的優勢之一。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中,李忠敏還談到元昆創投的投資邏輯,尋求產業協同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以及2023年所看好的消費細分投資賽道。
堅定看好消費領域,投資供應鏈端、科技類項目
《21世紀》:元昆創投創辦的初衷是什么,如何理解元昆創投對世紀金源的戰略意義?
李忠敏:我們成立于2017年,當時大的行業背景是,地產行業本身的增速放緩。在上一階段高增長時期,地產公司靠大投資、高周轉去賺錢,行業本身具備很強的金融屬性,所以地產公司愿意去用投資的手段尋求新增量,包括做基金的LP以及直接做CVC投資。
同時,對世紀金源商業地產業務來說,以前主要是管理經營自持的購物中心。隨著輕資產模式在行業的興起,世紀金源也在嘗試用整租和委管的方式拓展新購物中心業務,然后引進餐飲、零售、娛樂等多種業態的不同品牌。但對品牌方來說,綜合的商務條件、市場支持、購物中心品牌級次和周邊客群客質都是品牌方與購物中心合作的重要因素;同時,也考驗品牌方自身的跨區域運營能力和供應鏈支持能力。所以品牌方與購物中心應當有基于商業生態的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
由此,元昆創投應運而生。我們是“產業+投資”的理念,希望從產業的訴求出發,把投資當做手段和工具,去尋找有價值的品牌達成緊密的合作,助力品牌的規?;瘡椭?。
《21世紀》:元昆創投投資判斷項目的標準是什么,主要是為了服務于產業生態還是投資回報?
李忠敏:我們希望從購物中心出發,尋找能夠帶來產業協同的項目。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圍繞購物中心本身的層級去匹配相應的品牌。世紀金源的購物中心大多是在省會城市和三線及以下的大眾市場,所以我們更傾向于選擇偏民生行業、大眾化風格和城市新生活方式的一些品牌和業態。
對我們來說,產業協同和投資回報同樣重要。產業是出發點,所投項目要滿足集團的產業協同訴求。同時,項目具備良好的投資回報才算是完成了投資的本職工作。只是消費行業投資與科技領域的投資回報預期有較大差異,中國消費市場的人口基數讓消費行業長期穩定增長,具備行業的長期穩定回報,科技與新技術領域更容易投出幾十倍或百倍的項目。這些共識下,我們才更容易在同一語境下談論投資回報率。所以,我們篩選項目,更看重項目的基本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型、需求的真偽程度和團隊的復制能力(或規?;芰Γ?。
《21世紀》:元昆創投在2022的投資情況如何,2023年的投資規劃是怎樣的?
李忠敏:在2022年我們投資了兩個項目,一個是食品供應鏈方向,一個是偏科技類方向。我們的出手頻次沒那么高,但出手后對我們持續看好的項目愿意持續加注投資,為項目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
2023年我們還是繼續努力做好消費行業的投資,在具體細分方向上,我們看好與消費相關的供應鏈驅動的項目、消費行業的創新與技術類項目和品質與美好生活類項目。內核還是供應鏈和技術創新驅動的行業升級,或者是需求端在大眾市場中出現的機會。
做投資雖然尋找產業協同但不應強求
《21世紀》:與VC機構相比,CVC背景為元昆創投做投資帶來哪些獨特性,差異化的優勢如何體現?
李忠敏:在消費領域投資,很多品牌有跨地區拓展的需求,它對目的地商圈資源的熟悉程度并不如本地,對當地人文和商業環境也需要時間去熟悉。而我們的購物中心資源分布于全國十多個省的不同級別的城市,能為品牌跨地區拓展提供一些產業資源。這與VC機構給大資金、試錯、快速增長的路徑是有差異的,我們更關注落地后的存活率和適應性。
比如煲仔皇是北京本土的煲仔飯品牌,它一直有很強的外部拓展需求。跟我們合作之后,煲仔皇在我們合肥的購物中心開了一個店,反響特別好。一是因為產品本身確實不錯,二是因為我們與煲仔皇品牌共同選擇了一個位置很好的店鋪。煲仔皇對外部拓展的充分準備,結合我們在資源方面的一些幫忙,讓這家店在當地收到了很好的業績回報與口碑。然后就有南京、上海的加盟商找過來,希望能夠加盟,這就一下子幫助煲仔皇打開了外地市場。隨著與煲仔皇合作的深入,我們后來也對煲仔皇品牌進行了投資。
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我們會以單店運營的數據作為評判標準,也會借助購物中心的資源優勢去跟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了解,畢竟一線才聽得到前線的炮火聲。在出手時,我們會比VC更冷靜,或者是我們與VC的投資思路與邏輯不同,尤其是面對一些高估值的風口項目,我們并未積極跟進。這也跟集團的整體風格一致,世紀金源一直是比較穩健和務實的。
所以對我們來說,2021年很煎熬,因為當時消費投資的市場熱度太高了,很多項目是投資人追著去投,估值也很夸張。我們很難接受那么高的估值。我們始終還是堅持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型是否成立,這個樸素的道理,認真研究市場的需求,在當下,守紀律、不跟風也成為我們機構的一個差異點了。2022年消費賽道熱度明顯降溫,對我們來說是回歸正常了,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投資。
《21世紀》:做CVC投資這些年有沒有踩過哪些坑,您覺得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地方嗎?
李忠敏: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雖然CVC都希望尋求產業協同,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能強求。項目自身的專業能力與購物中心的資源和專業能力匹配才是最佳狀態,如果匹配度低就會導致經營效率低,這不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擴張,并不能長久發展,最后只能走向雙輸的局面。
打個比方,假如我們投資一家北京的涮羊肉火鍋連鎖店,雙方的共同意愿是拓展云南市場,剛好我們在云南有商業資源。初衷是好意,但其會面臨很多實際問題,首先是口味與菜系可能并不符合當地消費者的需求,即使有嘗鮮需求,但也很難在當地做大規模的增資,生意不一定會好。其次,由于云南離北京較遠,供應鏈和人員管理的成本也會比較高,這本是也會影響店鋪的盈利性。這就導致,本來雙方合作是好意,但因違背了一些消費和商業最底層的邏輯,而讓雙方都很難在這個項目上開花結果。
所以我們覺得,投資角度看產業協同并不是表面的一紙合同,應當是合作雙方背后資源和能力的整體匹配程度與雙方目標契合度的融合,這種協同只有合作,沒有甲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