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

上市險企1月保費收入“四降一升”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何奎2023-02-21 10:37

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1月保費收入情況披露完畢。數據顯示,1月,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四降一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人保今年1月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5651.90億元,同比下降約1.18%;其中中國平安保費收入實現增長,同比增長約2.40%。

2022年底,各家險企就積極備戰壽險“開門紅”。但從數據看,1月壽險“開門紅”并未如期實現。五家上市險企中,壽險業務合計實現保費收入約4321.54億元,同比下降2.70%。其中,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約1029.41億元,同比增長4.43%。

“開門紅”緣何未“紅”?一家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道,主要是因為春節假期在1月,有效工作日不多,展業較少,保費收入受到影響。

不過,國君證券非銀劉欣琦團隊認為,階段性供需匹配疊加低基數影響,大部分上市險企預計在2023年一季度實現NBV(新業務價值)轉正。從需求側看,居民的風險偏好仍然維持低位,一季度恰逢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最旺盛的時點,從而帶來保險儲蓄類產品的配置需求。從供給側看,部分險企2月啟動了二次“開門紅”,并通過費用激勵的方式激發代理人的銷售潛力。

另一邊,走出“車險綜改”影響的財險業改革成效明顯,保費收入持續回暖。

1月,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人保財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1165.66億元,同比增長2.04%。其中,太保產險實現較快增長,1月保費收入約233.11億元,同比增長10.90%。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車險“剛性”消費特征下保費有望維持增長,非車險也將受益于業務結構優化,財險行業景氣度將延續。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車險逐漸成為財險業一大發力點。浙商證券認為,展望未來,產險保費有望保持穩健增長,頭部險企憑借規模優勢和精準定價,將獲得高于行業的增速和盈利。

新能源車險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是險企正在考慮的問題。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認為,險企要加強產品銷售、服務等工作,一方面盡可能地控制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的成本,降低產品費率;另一方面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增強對新能源車險的認可。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免费A级毛片aV无
    <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