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盤算】
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賴于技術的創新和消費升級,技術創新有助于標準的確立。
盤和林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指出,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我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針對產業高質量發展,《綱要》提出: 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強化產業基礎質量支撐,提高產業質量競爭水平,提升產業集群質量引領力,打造區域質量發展新優勢。
在印發《綱要》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提出,更好滿足中國高端消費品消費需求,促進民族品牌同國際標準接軌,充分銜接國內消費需求。事實上每年5月10日都會舉辦“中國品牌日”,以加強我國品牌建設,提升產業能級,順應我國消費升級,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產業質量競爭水平。
創新和消費升級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重要動力,其中技術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核心動力,比如大數據、AI、ChatGPT等技術,加速向各個行業涌入、融合,對產業發展賦能的作用日益凸顯。以電加熱服裝為例,其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和服裝業的融合,我國上海某紡織企業運用新技術和工藝理念推出了新型可穿戴紡織品,探索通過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推動可穿戴紡織品領域的品牌建設和質量提升,并以此帶動產業價值鏈的提升,通過團隊的技術研究和突破,研發了《電加熱服裝》團體標準,為企業甚至是行業的生產和質量管理提供了基礎和支撐。
消費升級一方面取決于消費者消費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理念的轉變,另一方面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質量,只有生產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的水平提升上去了,消費者消費升級才能成為可能,而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則依賴于標準的建立。
以食品安全為例,“毒饅頭”“大頭寶寶”“腳踩酸菜”“白糖蜂蜜”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都證明了,雖然我國食品安全的標準和管理不斷改進,但是仍舊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事實上不僅僅是食品行業、化妝品行業、電子行業等等,各行各業都存在著管理和標準不嚴的問題,因此我們常??吹降囊粋€結果就是,國外品牌的建立有機可乘,民眾對國外某個品牌的食品、化妝品、電子商品都趨之若鶩。
而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了,標準的建立是品牌建設的重要指引,也是培育品牌的重要手段,標準的高低決定了質量水平的高低,“國內一流”的目標,有助于企業提升管理水平,保證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認可度,塑造企業在市場上高質量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因此,標準是質量的硬約束,能夠對產品生產、監管、消費、和售后等各個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質量監督和管理,但若要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還需要企業自身設定更高的質量標準,向國際品牌看齊,以國際標準要求自身,在國內建立自己品牌,進而走向國際。
質量強國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質量強國的重要方面,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有賴于技術的創新和消費升級,技術創新有助于標準的確立,標準的確立,有助于產業的監督、管理和質量水平的提升。因此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該努力通過技術進行標準創新,通過標準建立引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供給高品質產品和服務,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品牌建設奠定堅實的質量基礎。
(作者系浙江大學某學院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