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

互聯網巨頭互拆圍墻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余勝良2023-02-21 04:00

余勝良.jpg

【念念有余】

對手隨時會攻過來,要做好防御的打算。有些公司把進攻當做防守,這也促使互聯網公司始終有進取心。

余勝良

互聯網巨頭壟斷是個全球性問題,各國政府都在跟他們對著干,卻很少關注到互聯網巨頭的壟斷地位并不牢固,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破防。

最近互聯網世界流行互拆對方圍墻,比如微軟借助人工智能又要進攻搜索巨頭谷歌的大本營了,作為最成功的操作系統公司,微軟可以借助這一優勢進入幾乎所有行業,比如瀏覽器,比如搜索,比如云業務。

微軟在搜索業務上耕耘已久,但在谷歌面前,就跟個小孩子一樣,一直也就是維持而已,但是現在有了新型人工智能的加持,微軟的搜索業務就不一樣了。與強勢競爭對手相比,谷歌新推出的人工智能表現遜色,拖累股價,市值下跌幾千億人民幣。

互聯網巨頭一直想進攻別人的領域,比如谷歌一直想做社交,攻入臉書的領域;臉書一直想做短視頻,攻入Tik Tok的領域;微軟和谷歌等都做了云業務,和亞馬遜搶份額。

互聯網巨頭的共同點是,新業務要爭,對手成名已久的老業務,也要爭。

在國內,3月份抖音要上線外賣業務,這是美團的大本營。美團做外賣很成功,很多公司看到這塊肥肉,也要介入,包括騰訊也要提供開放接口。

外賣是比較辛苦的行業,美團愿意下笨功夫,一點點建團隊,滿大街都是黃色服裝小哥,將先行者餓了么逼到墻角,打造出一個龐大行業,卻又來了新的競爭者。

競爭一直不熄火,也看不到熄火的可能。以大眾熟知的電商為例,先行者8848成為先烈,淘寶打敗易趣,一統江湖,很快迎來騰訊的競爭,騰訊有強大的社交和流量,京東冒出頭來。傳統連鎖經銷商蘇寧和國美也加入戰局,還有買了一號店的沃爾瑪,以及全球電商老大亞馬遜,最終亞馬遜關閉了中國業務,蘇寧和國美的電商業務沒有起色,只有京東快速成長起來,堪與阿里一戰。

京東能殺出重圍已經是奇跡,沒想到拼多多又殺了出來。拼多多現在還走進美國,把砍一刀的玩法帶給了海外消費者。

網約車是另一個競爭無止境的案例。滴滴股權分散,是因為多次融資,也是因為格局一直難以定下來。滴滴合并快的,雖然股東股本被稀釋,但已經有了壟斷優勢,沒想到后來優步開始燒錢發力,不得已滴滴再吸收優步業務,到這里已經沒了競爭對手,但是還有新的加入者。隨著政策更迭,又成立了很多網約車公司,還出現了全國性的網約車集成平臺,比如高德。美團也下場做了網約車業務。其中美團既有自己的網約車公司,也把接口開放給其他網約車公司?,F在網約車還在混戰之中。滴滴有優勢,但優勢并不穩固。

抖音一直想殺入騰訊的后花園,做社交,騰訊也一直在強力推動短視頻業務,力保在角力中不虧,現在騰訊的視頻號有了一定起色。

騰訊是全球游戲行業的老大,但也并非高枕無憂,米哈游推出的原神就取得領先優勢,還有一個游戲小公司推出的羊羊羊,竟然能明顯分搶騰訊游戲用戶的使用時長。全球游戲公司還在不斷冒出新游戲。

原來有很多網站占有壟斷優勢,后來它們衰落了,比如偷菜游戲、人人網等。招聘、婚戀類行業不斷有新的互聯網公司涌現出來。

即使擁有龐大的用戶,擁有絕大多數市場占有率,互聯網公司也不可能高枕無憂,它們始終面臨兩個難題:一個是業務推陳出新,要跟上節奏;另一個是其他公司可能隨時會攻過來,要做好防御的打算。有些公司把進攻當做防守,這也促使互聯網公司始終有進取心,有戰斗意志。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免费A级毛片aV无
    <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