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

ESG理念正在影響代際財富投資遷移 諾亞財富發布《中國財富人群情緒指數(2022)》報告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3-02-16 19:46

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理念興起于上世紀的歐美國家。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碳排放等議題被不斷提及,ESG、責任投資等相關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普華永道預計,ESG因素以及其他社會責任問題將繼續發揮更大的影響,到2026年,約五分之一的資產管理(AUM)將以ESG為導向。道瓊斯報告稱1,ESG投資預計在未來三年將增加兩倍以上。不過,將ESG理念完全融入投資實踐,并不能一蹴而就。短期來看,ESG存在體系建設不夠健全、漂綠行為頻發等問題,但無法否認其投資主流趨勢難以逆轉。

全球新一代投資者將持續助力ESG發展

根據哈里斯民意調查公司2021年3月份進行的一項調查2,76%的千禧一代認為氣候變化對社會構成嚴重威脅,大約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經常會進行社會責任投資,而Z世代這一比例為19%,X世代為16%,嬰兒潮一代為2%。根據德勤2022年發布的報告3,64%的新世代愿意花更多錢購買環保設備和可持續產品??梢钥闯?,與70、80年代出生的投資者相比,90后及00后的千禧一代與Z時代投資者對ESG相關理念的了解與認可程度更高,隨著年輕一代步入成年,他們開始積累和繼承財富,“代際財富大轉移”將見證大量資產從嬰兒潮一代轉移到更年輕的投資者階層,他們將引導可持續的投資與消費模式。

個人投資者對ESG關注度程度正不斷上升

目前,中國的ESG投資規模仍處于起始階段,生態圈正逐步完善,投資熱度也不斷升溫。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實施,ESG投資已然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也是未來必然的投資主流。根據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24,有84%的受訪投資者表示會在投資中考慮ESG因素。鼓勵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創造價值是個人投資者采納責任投資的首要驅動力,42%的個人投資者同意外部環境和政策因素凸顯了識別投資組合中ESG風險或機遇重要性;71%的個人投資者選擇在未來的投資中,傾向于主動選擇在ESG方面表現好的公司。

國內ESG投資短期面臨挑戰,但長期來看ESG投資主流化趨勢難以逆轉

隨著ESG理念成為一種共識,國內對ESG的討論也逐漸從“為什么做”過渡到“如何做”。

由于我國ESG投資起步較晚,相較于成熟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

諾亞控股董事章嘉玉表示,在"如何做"上,ESG信息披露制度有待進一步推進,但不能只依賴監管或交易所建立明確披露要求,企業與公司本身理解趨勢與積極響應、回應是根本;而監管與交易所應該會在考慮不損及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戰略下,逐步有序地提升信息披露的要求性與嚴格性。目前企業披露形式仍然以社會責任報告為主,涵蓋ESG相關全面性報告占比不足5%,同時許多企業在披露內容和披露深度上采取“漂綠”策略,不僅削弱了ESG報告的公信力,也成為阻礙ESG投資的障礙5。

其次,ESG市場配套設施建設尚不健全。應“雙碳”政策,國內已經出現許多相應咨詢、解決方案、計算碳足跡及相關數據收集的三方服務商,其中也不乏多家長期理解國內外相關趨勢與政策的服務商,應積極扶持此類三方機構,支持企業與投資金融機構落實行動。

此外,國內資本市場ESG投資占整體規模比例仍然較小,且ESG金融產品種類相對單一,目前大多為迎合“雙碳”目標下環保、能源議題的產品,投資“漂綠”行為較多。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擺脫泛化的ESG標簽,正確評估ESG決策6。機構投資者和投資管理公司需要更有策略性,有效運用三方服務,建立自身務實步驟與相關流程體系,使更多的投資可以直接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企業及產品服務。

根據諾亞財富、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聯合發布的《中國財富人群情緒指數(2022)》報告,受訪的中國財富人群表示由于ESG評價標準過多、專項信息披露不足、概念了解比較初級等原因,當前愿意投入的群體還比較少。但隨著“雙碳”國家戰略的推進,以及ESG投資評價標準不斷清晰、信息披露逐漸完善,不少人認為中國ESG市場發展未來可期,也將對此持續關注7。

ESG是財富管理必然配置選項之一,投資者可小步入場

章嘉玉同時表示,ESG基金具有管理尾部風險的屬性及順應時代趨勢的特征,使其可以作為長期資產配置的有利工具之一,建議可以從整體資產配置的10%開始,逐步推進?,F階段,普通投資者可以把手上一部分閑置資金用每月定投模式配置到ESG主題的公募基金中,穩步入場。

回顧我國目前的ESG投資現況,具有增長快、但總體規模依舊較小的特點。根據萬得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9月底,市場上大概有190只ESG基金,整體規模約2640億元人民幣,這個規模和歐美相比小了很多,歐洲ESG基金規模大約為6萬億歐元??傮w來看,目前中國的ESG投資規模仍處于初始階段,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正是布局ESG的好時機。

參考:

1.未來城市數智評論:《ESG重估資產,2023年一場正在深刻影響美國代際財富的投資遷移》

2.加美財經:《千禧一代ESG投資最為活躍,是因為這代人更關注道德問題嗎》

3.德勤:《2022年全球千禧一代年度調研報告》

4.商道融綠:《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2》

5.秦二娃,李占宇,王術玲.我國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現狀及建議[J].中國銀行業,2022,No.104(08):65-68.

6.清華金融評論:《警惕泛化的ESG概念導致的使命漂移和洗綠行為|資本市場》

7.諾亞財富、普華永道思略特咨詢:《中國財富人群情緒指數(2022)》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免费A级毛片aV无
    <td id="4ok3l"></td>
    <pre id="4ok3l"><del id="4ok3l"><menu id="4ok3l"></menu></del></pre>

    <track id="4ok3l"></track>